在大學擔任講師的期間,主要是為設計與視覺傳達科系的學生講解軟體的相關知識與實務應用,因為是在電腦教室一人一機上課,課堂中需要資訊或素材時,就直接上網查詢相關的資訊或素材。幾年下來,可能是因為講課的次數、遇見的學生比較多了,慢慢地看出這些新一代的年輕學生普遍遭遇到的一些數位生活帶來的「現象」,大家也似乎還沒發現這個現象其實帶來相當大的問題。
我所說的「現象」是:
「每個人在網路上取得資訊的『方法』與『結果』,其實差異非常小⋯⋯遠比我們以為的小。」
這應該是大家都自認為已經知道的事⋯⋯只不過,大家似乎並未感受到彼此之間相似的程度到底有多高?
以下是我在大學講課的期間,對幾乎每一個班級都會做的實驗:「網路搜尋行為的相似程度」,目的不是要教資訊怎麼找,而是希望讓同學覺察到整個群體在搜尋行為上的相似程度,看見因此衍生的現象,然後思考解決這些現象的方法。
通常一個班級大約會有 50 位同學(同學們對我的課非常捧場的,電腦教室通常會坐滿),我會「瞎掰」一個題目,假設老師出題要同學完成一項作業。例如:
「請完成一個有關於『水彩基本技法』的專題報告」
(是瞎掰的題目,我根本不會畫水彩畫⋯⋯)
然後讓同學們自由地運用教室裡的電腦蒐集相關資料。
先說明一下,接下來的數據都是課堂上粗略的記憶,我從未紀錄實際的數據,還有許多僅憑自己記憶回想的不精確數字。所以,如果想要引述這篇文章中的數據的話,還請三思!
以下是我對於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班級的回想:
1. 搜尋的通道
第一個詢問同學的問題是:「你會利用什麼工具搜尋?」
你大概可以猜到:Google 搜尋佔了(46/50),極高的比例。
其實不意外,現代人有誰不問 Google 呢?
我比較好奇的是,剩下的這(4/50)位同學想怎麼做?
其中一位(1/50)説:他都用「YAHOO奇摩」搜尋!(⋯YAHOO奇摩?你到底幾年次的?)
另外二位(2/50)說:Bing 搜尋其實不錯!(嗯⋯理解,可以擺脫 Google)
剩下這位(1/50)説:我會去圖書館查資料!
⋯⋯幾霸昏!(100 分)
這是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超完美答案,當下感到自己熱淚盈眶!於是立即大大地讚揚了這位難得的有為青年,還順勢向所有同學推薦了「國立台灣美術館」的「資料中心」這個美術資料的大寶庫,一個很棒的大寶庫。這個中心所有的資料都不外借,只能在資料中心內查閱。如果你運氣夠好的話,會在裡面遇見大師級的人物,他們整天都泡在資料中心裡面深度地查閱、研究資料!如果你願意到這裡找資料的話,應該會得到比任何人都更豐富精彩、深度的資訊。
2. 搜尋的詞語
第二個問題是:「你用什麼關鍵字搜尋?」
根據假想的題目,在網路上搜尋的(49/50)位同學輸入了:「水彩基本技法」。
這不意外,本來題目就是這樣出的,很正常。所以呢?
有(46/50)位在 Google 輸入了:「水彩基本技法」
有(1/50)位在 YAHOO 輸入了:「水彩基本技法」
有(2/50)位在 Bing 輸入了:「水彩基本技法」
說要去圖書館的這(1/50)位呢?⋯不用説,我因為太感動,已經給他滿分!
我其實比較驚訝的是,大家都「一字不差」地輸入了「水彩基本技法」這幾個字,我還向同學確認了這部分。我原先猜想可能有的同學會偷懶,只輸入「水彩」或是「水彩技法」這種比較簡短的語詞,或是「精明地」避開與老師相同的關鍵詞,以免與老師出現相同的結果,不過有同學立即就說啦:「有時差一個字就會有很大的差別,為了符合老師的要求,用完全相同的語詞進行搜尋是最保險的!」
⋯⋯嗯,謝謝同學!這倒是刷新了我的某些觀點。只能說大家都很乖啦!
不過,大家都沒察覺到這當中隱藏的陷阱:這組關鍵字就是老師給的啊!大概老師已經在網路上搜尋過一輪了,而且可能也整理了一些資料在手上。因此呢⋯⋯不管你怎麼搜尋,你搜到的大概都會是老師已經查詢過的資料。
3. 搜尋的結果
當然,我也在我的電腦上利用 Google 做了完全相同的搜尋。這時,我請所有的同學看看我的、再看看自己的、再起身看看旁邊同學畫面中的搜尋結果。
結果咧:
用「Google」搜尋的(46/50)、再加上我,總共 47 位的畫面是「一模一樣」的。再次強調,是完全相同的那種一模一樣,不只是相似!
「YAHOO奇摩」(1/50)這一位呢?因為只有一個,沒得比較。不過如果將結果與 Google 這群的搜尋結果相比對的話,竟然也有八成內容與 Google 搜尋的結果是相同的。
「Bing」(2/50)這兩位呢?也是一樣的,與 Google 也差不多有八成相同。
說要去圖書館的(1/50)這位呢?這位早就已經拿到通關金牌了,不用搜,滿分!到目前為止,我心中對這位同學的欣賞仍未減退。
看到這個結果,竟然是同學們覺得驚訝了!
我也覺得驚訝⋯⋯我驚訝的是同學們的驚訝⋯⋯都 Google 已經這麼多年了,不是應該早就知道了嗎?再仔細了解同學們為什麼驚訝,原來是因為大多自己一個人在電腦上做搜尋的操作,很少大家在同一時間、一起做相同的搜尋動作。大夥這才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不管你是誰,在哪裡做搜尋,結果竟然都是一樣的⋯⋯完全一模一樣的。
幾位眼尖的同學還發現了一個現象,Google 特別明顯。那就是:搜尋結果從前面算起的幾筆資料都是廣告(幾年前 Google 只是在搜尋結果含蓄地加入二、三筆廣告,現在是前面二、三頁都塞滿廣告了,得往下翻好多頁才可能看得到像樣的搜尋結果,這一點 Google 應該要有所警覺才是!)。後來,我還在繼續在遠端的線上課程中繼續進行這項實驗,即使是在不同的位置,以相同關鍵字搜尋的結果也是「一模一樣」。
結論是什麼?就是:「一模一樣」,每個人的搜尋結果都是「一模一樣」的。
4. 挑選了哪一則?
事情還沒完⋯⋯接下來我再會繼續問同學們:「你會選哪一則資訊繼續深入?」
這時讓所有人感到驚悚的狀況才真的到來!
這個班級的 50 位同學使用了三個不同的搜尋引擎,做了相同的關鍵字搜尋,然後⋯⋯
有 35 位同學(35/50)選擇了同一則搜尋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在搜尋結果的頁面中,會顯示每一則搜尋結果的「標題」以及「簡述」,大概像這個樣子:
這一則看起來最有希望能夠對老師出的題目有所交代,於是大家就選它了。基本上,大家是被「標題」以及「簡述」說服了。為什麼?因為其他的尋結果標題看起來很明顯是廣告,當然就排除掉了。結果是⋯⋯唉⋯⋯(35/50)都選了同一則。話說回來,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其他的結果看起來很遜,一點也不接近想要的內容。
難怪老師常會抱怨同學的作業總是抄來抄去,因為連老師也搜到同樣的內容啊!我們從搜尋網站得到的搜尋結果,並不是專屬於我的,而是普世皆同的資訊。
在網路面前,我們以為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可能遠比我們自以為的要小了很多很多啊!
然後咧⋯⋯怎麼解決?那我的作業到底要怎麼做才不會被老師打槍?
下一篇再聊
PS:
如果你真的有到圖書館查資料的習慣,一定要讓老師知道,老師一定會(至少我會)很欣賞你的!
Comments